雷達財經公司出品 文|李亦輝 編|海底
高度關注娛樂節目的人,對李珊珊并不會感到孤單。她是網紅娛樂節目《巨輪的姐姐》中備受高度關注的主持人,她也是曹格、王一博、孟美岐等當紅歌星的老板。
如今,李珊珊將以創業者的身份,把他們打造出的公司帶向資本市場。3月8日,依照聯交所官方網站資料,何嘉莉影視娛樂集團正式向聯交所提交掛牌上市申請,擬赴港掛牌上市,中信PR內江債(國際性)融資有限公司和興業證券國際性為其亞太區承銷商。
成立于2009年的何嘉莉影視娛樂,銷售業務囊括歌星管理工作、音樂IP制作與營運和泛影視娛樂銷售業務。依照沃澤克斯沃克的數據,以2020年歌星管理工作產生的總收入計算,何嘉莉影視娛樂是中國最大的歌星管理工作公司。
股東中,除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珊珊外,還有阿里影業、二進制顫動、華人文化等機構。業績上,近十年何嘉莉影視娛樂總收入A43EI235E成長率為43.0%,凈利潤A43EI235E成長率為67.6%。
但超8成的歌星管理工作銷售業務,意味著公司受歌星的影響很大,盈利存在較大的風險。另一方面,新秀節目被喊停,新秀超大型遲滯,讓依賴新秀模式的何嘉莉影視娛樂顯得后繼者不振;針對飯圈弊病的整治,也給了童星歌星的推廣和營運帶來了壓力。
影視表演藝術圈“教父”李珊珊
在內地影視表演藝術圈,何嘉莉影視娛樂的李珊珊、與打造出“萬人迷”的龍吉娜,和壹心影視娛樂的楊天真爛漫并稱為“影視表演藝術圈三教父“。
不過,相比于導演系的龍吉娜,李珊珊的息影經歷更曲折。
1981年,李珊珊出生于贛州的兩個工薪族,家里并不是很有錢,甚至連李寶光都稱不上,但她匆匆忙忙便初生之犢不畏虎明星夢。
一次采訪中,李珊珊透露,14歲時她曾讀到過一篇關于劉嘉玲的訪談,里面提到劉嘉玲正是高中時期在路邊被桑丹林偶然發現后才參演了《外邊》,走上了表演藝術之路。當時正在讀高中的李珊珊,也希望他們能有兩個這樣的機會。所以從那時起,九江最繁盛的街道就多了兩個每天站著的少年,整整三年。可惜,直到高中畢業,也沒有桑丹林來發掘她。
明星夢暫時沒有實現,李珊珊從老家贛州九江一路北上,去北京讀大學。從大一開始,李珊珊就嘗試他們賺錢,后來被外界賦予的稱號“商業教父”Sitapur便呼之欲出。
她從南方帶著成本3元一張的盜版CD到北京加價賣到10元一張,也曾經在一家公司打工做街邊調查員。就這樣,大學幾年里,李珊珊做各種兼職,給他們賺生活費,沒有開口問家里要過錢。
從公開履歷來看,2003年,22歲的李珊珊加入了電子商務網站8848擔任公關經理。但恰逢2000年美股互聯網泡沫破裂,8848去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計劃流產,并于2005年被打包賣給了軟件廠商速達,李珊珊在此之前離開了公司。
2004年,李珊珊進入當時中國數字音樂最大的內容提供商華友世紀,從公關總監做起,到了2009年離職時,已經是這家公司的市場總監兼華友經紀總經理。
李珊珊在華友世紀的5年間,也是這家公司在音樂行業最輝煌的5年,先后投資了飛樂唱片、華誼兄弟音樂、鳥人藝術、北京金信子文化,和臺灣的種子音樂這五家唱片公司,花費近1.5億人民幣,占據超過20%的華語音樂市場份額,目標直指“亞洲最大的音樂公司”。
華友世紀的經歷,對李珊珊的職業生涯起了鋪墊和決定性的作用,但她也為此付出頗多。李珊珊曾在《變形計》上回憶,2009年她懷孕到第九個月才請產假離開公司,生產前一天,接到老板電話要她處理工作。躺在醫院的李珊珊回復,“能不能給我幾個小時,讓我先把小孩生下來”。
然而,華友世紀后來轉型并不成功,在2009年被如日中天的盛大收購,李珊珊也走上了創業之路。
2009年6月,拿到了天使投資人楊寧(空中網創始人之一)200萬投資,李珊珊創辦了何嘉莉影視娛樂,加入了歌星經紀行業。
最初的何嘉莉的模式是和天娛高度相似,是一家集流行歌手運作、影視投資、演出策劃為一體的影視娛樂公司,旗下簽約了孟庭葦、陳好、胡彥斌、阿蘭、謝娜等歌星,后來萬人迷出身的安又琪、周筆暢也陸續加入。
但創業并不容易,在天使輪融資中獲得的200萬很快燒光,李珊珊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開不出,最終抵押房子借了300萬才暫時度過危機。
2010年,曹格退出原組合回國,瞬間成了各大公司簽約的熱門人選,不少公司向他拋來橄欖枝,而李珊珊僅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就成功簽下了曹格。
原因在于曹格出走韓國SM公司后,面臨著巨額違約金賠償款和簽約金問題,這讓很多國內公司猶豫不決。但李珊珊卻找到曹格,盡管當時何嘉莉的資金并不富裕,但李珊珊將股權分給了曹格以彌補簽約的資金不足,曹格也順勢成了這家公司的合伙人。
在曹格的建議下,何嘉莉調轉方向,引進韓式童星制作流程,陸續輸送練習生前往韓國影視娛樂公司接受專業且長期的培訓。
也是得益于曹格在韓國的資源和人脈,2014年,何嘉莉影視娛樂首個男團UNIQ(成員有王一博、李汶翰、周藝軒等)在韓國出道。緊接著,2016年何嘉莉推出了女子童星組合宇宙少年,中國成員包括程瀟、孟美岐和吳宣儀。
但好景不長,2016年“限韓令”傳出,這導致UNIQ和宇宙少年團體無法在國內活動。好在李珊珊沒等太久,因為屬于內地的新秀時代在2018年到來了。
從《童星練習生》的范丞丞、《創造101》的孟美岐和吳宣儀,到2019年《青春有你》的李汶翰、《陳情令》的王一博,何嘉莉的練習生相繼成名。就連李珊珊本人,后來憑借在《巨輪》節目中擔任主持人而出圈。
作為這一新秀潮流的最大受益者,何嘉莉影視娛樂也由此奠定了今天的地位。
掛牌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與此同時,作為何嘉莉的老板,李珊珊也在不斷推進公司的資本運作。不過幾次嘗試掛牌上市,都以失敗告終。
2015年9月22日,何嘉莉文化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且在掛牌3個月后,何嘉莉文化就宣布擬以23.2億元的價格將100%股權賣給深市主板掛牌上市共達電聲,擬登陸A股市場。
最初的收購方案是,何嘉莉文化估值23.2億,同時承諾2016年實現凈利潤1.7億元。在2016年10月,經過雙方調整估值,共達電聲將以18.87億元收購何嘉莉文化全部股權,何嘉莉文化曾承諾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5億、1.9億、2.5億。
而依照何嘉莉文化財報,其2014年到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131萬、5010萬和6448萬元,2017年上半年更是只有1873.35萬元,顯然離承諾差距較大,該筆交易以失敗而告終。
掛牌兩年半,2018年3月份,何嘉莉文化又匆匆從新三板摘牌,轉而謀求單獨IPO。李珊珊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何嘉莉不管是銷售業務形態,或者未來的銷售業務成長模式,各方面我覺得都有發展的空間,我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信心。因此,我們想單獨地IPO。”
證監會官方網站顯示,從2018年4月起,何嘉莉影視娛樂開始接受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上市輔導,截至2021年6月4日,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已經更新到了第16期。
但在此之后,輔導終止,A股掛牌上市計劃落空。
2021年7月,北京何嘉莉圓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二進制顫動關聯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等為股東。
獲得二進制顫動和阿里影業的投資,被解讀為李珊珊有繼續推進資本化的意圖。而何嘉莉影視娛樂掛牌上市之路的曲折,或與其經營業績波動較大有關。
歌星經紀起家的李珊珊,很早就提出,何嘉莉要擺脫對歌星的依賴,將影視銷售業務提升到50%左右的比例。
在何嘉莉文化的2016年4.74億營收中,影視銷售業務總收入達到2.38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59.84%,超越一直以來依賴的歌星經紀總收入,成為第一大營業總收入來源。
但公司在2016年公司出品的《夢想合伙人》和《夏有喬木》兩部影片,盡管動用了姚晨、郭富城、吳亦凡等知名明星,票房仍然一塌糊涂。
這直接影響了何嘉莉的營收,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0.79億元,同比下降71.18%;實現凈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66.55%,主要源于影視投資總收入的缺失。
歌星管理工作銷售業務占比超8成
這一次,注冊地址位于開曼群島何嘉莉影視娛樂集團,將掛牌上市目的地放在了香港。
依照招股文件,沃澤克斯沃克的數據,以2020年歌星管理工作產生的總收入計算,何嘉莉影視娛樂是中國最大的歌星管理工作公司,也是中國目前最知名的影視娛樂品牌之一。
中國歌星管理工作市場競爭激烈并且高度分散,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市場有超過1200家參與者。2020年中國歌星管理工作市場規模約為523億元,五大歌星管理工作公司產生總總收入32億元,占同年總市場份額約6.1%。
就2020年歌星管理工作銷售業務產生的總收入而言,何嘉莉影視娛樂于中國所有歌星管理工作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1.5%。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何嘉莉影視娛樂擁有曹格、王一博、孟美岐、范丞丞、黃明昊、吳宣儀等58名簽約歌星及80名參加訓練生計劃的訓練生。除個人歌星外,何嘉莉還有UNIQ、NEXT、EVERGLOW、NAME、TEMPEST等歌星組合。
掛牌上市之前,董事長李珊珊持股50.18%,阿里影業通過Interform Construction Supplies Limited持股14.25%,二進制顫動旗下公司量子躍動通過Afflatus Limited持股4.74%,華裔文化通過CMC Sports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14.25%。
值得注意的是,何嘉莉影視娛樂存在突擊分紅的情形。2020年10月,何嘉莉影視娛樂子公司何嘉莉有限公司向股東宣派股息2億元,2022年3月在掛牌上市前再度分派股息4億元,這相當于將2020年和2021年合計6.27億利潤瓜分殆盡。
財務方面,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何嘉莉影視娛樂的總收入分別約為6.31億元、9.22億元及12.9億元,復合成長率為43.0%;年內凈利分別約為1.19億元、2.92億元及3.35億元,A43EI235E成長率為67.6%。
歌星管理工作、音樂IP制作與營運和泛影視娛樂銷售業務構成何嘉莉影視娛樂三大互補銷售業務板塊。2021年這三項銷售業務分別占公司總總收入的91%、6.1%和2.9%,對應總收入分別為11.75億,7700萬和3790萬元。
顯然,經歷了2016年的影視投資滑鐵盧,歌星管理工作重新成為何嘉莉的核心銷售業務,2019年至2021年在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為84.0%、87.7%和91.0%。
招股書坦言,倘未能維持與歌星及訓練生的關系或擴大簽約的歌星及訓練生的數目,公司的銷售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受重大不利影響;任何對簽約歌星、公司、公司管理層等的負面宣傳可能對其銷售業務財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何嘉莉影視娛樂的毛利率分別為44.3%、53.5%、46.6%,盡管有波動,總體上歌星管理工作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不過,作為營收來源的歌星,也存在風險。
一方面,備受爭議的新秀節目在風光4年后被喊停,快速養成童星的手段行不通了,讓依賴新秀超大型模式的何嘉莉影視娛樂等面臨歌星斷層的危機。
另一方面,如今影視表演藝術圈歌星塌房事件屢見不鮮,稍有疏忽就會使歌星和公司的聲譽受損。何嘉莉的核心歌星中孟美岐今年就因戀情問題而在社交平臺上陷入風波。
而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針對飯圈弊病治理的“清朗行動”整頓政策,已經帶來明顯影響。比如微博取消明星超話排名,抖音下架了明星榜,一些音樂平臺對已購用戶再購專輯、單曲作了數量限制,用戶已購買的專輯將無法重復購買。
在一定程度上,政策趨嚴意味著何嘉莉歌星的衍生品銷售和音樂作品銷售都會受到影響。
這些未解難題,為何嘉莉影視娛樂的掛牌上市之路增添了變數。
2021年1月,吳奇隆、劉詩詩等持股的稻草熊影視娛樂登陸聯交所,如今早已跌破發行價。后來者何嘉莉,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嗎?雷達財經將繼續高度關注。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