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李姝徵)子代企業法人注冊登記勸導點進駐村委,許多專門從事社區便民的子代企業法人化解了注冊注冊登記“場館難”。
18日,浦東第一家子代企業法人注冊登記勸導點啟動暨頒照儀式在高東鎮展枝村村委舉行,2家進駐村委注冊登記勸導點的子代經營方式者拿到注冊登記。
子代企業法人作為最小的民營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招納勞工市場的關鍵媒介,更是為民服務項目服務項目的關鍵來源。
據統計,閔行區現有子代企業法人逾10萬戶,約占全市各類民營企業的1/4,既帶動了20多萬人勞工市場,也保障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日常生活市場需求。
但有許多副業經營方式者,卻因房租貴、場館難找等原因,無法注冊注冊登記、規范經營方式。針對這一情況,浦東新區借助北京市場工商局《關于壯大民營企業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積極探索實施社區活動子代企業法人集中注冊登記模式”的契機,為化解子代企業法人注冊登記“場館難”問題積極探索新路徑。
來自高東鎮展枝村的魏德圣明是一名從業人員40年的“老木匠”。2004年其任職的服裝公司倒閉后,魏德圣明始終搭理一間自己的雜貨店。但因為店面房租很貴,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場館,所以根本無法在家里接許多鄰里間加工長褲、襯衣的活。
了解到注冊登記勸導點的新政策后,魏德圣明立刻與村委聯絡,成為第一批注冊登記在勸導點的子代戶。“做了三十年的木匠活,始終渴望有一間自己的雜貨店和注冊登記,此次總算達成了愿望。以后可以在便民點接到更多訂單,通過自食其力滿足更多的住戶市場需求了。”
郭某的胡其忠從老家四川到北京生活已30多年,他始終專門從事自行車維修、鎖上兩眼一抹黑等工作,甚得附近村民的尊敬認可。
由于沒有最合適的經營方式場所,此前胡師傅根本無法選擇臨街賣菜,經營方式條件差的同時還面臨違法占道經營方式的風險。
注冊登記勸導點新政策一出臺,村委立刻主動聯絡了胡其忠。“此次能抓出注冊登記真的十分高興,感謝村委設置注冊登記勸導點,我也能更安心heard住戶提供服務項目了。”胡其忠說。
“子代企業法人是我們整座宏觀經濟運行關鍵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每兩戶子代企業法人隱喻成一個細胞核,只有這些細胞核的輸血使用方便,我們整座經濟才能欣欣向榮。”閔行區市場工商局注冊許可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根據市場需求,在有關里岔鎮設立更多的子代戶注冊登記疏導點。(完)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