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司注冊資金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隨著國家對創業的扶持以及《公司法》的不斷完善,關于公司注冊資金不再設有嚴厲的門檻限制,然而這時候創業者就有些迷茫了,注冊資金到底填多少合適?
西安公司注冊
有些人認為,既然國家實行了認繳制,那么數字可以隨便填,為了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實力”,數字盡可能寫大數,于是有些人便將注冊資本寫到了5000萬甚至1億~
但也有部分人認為,注冊資金代表企業進行破產清算時,對外要承擔的最大責任,應該越小越好。反正國家對注冊資金認繳額沒有要求了,那就填個1元吧!
其實,由于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觀點不同,那么究竟注冊資金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呢?下面「知助俠企服」小編帶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認繳制”的本質。
“認繳制”是國家為了鼓勵大眾創業,所實行的一種新制度。但認繳并不是不繳,而是可以當期不用全部實際到位,萬一在經營過程中公司出現了糾紛,引起了官司賠償,法院是會要追繳你的認繳資本的,認繳數就是你要承擔責任的數!所以注冊資金越大越好其實是個“坑”!既然這樣,那注冊資金是不是越小越好呢?其實也不是,注冊資本的選擇并非由單方面因素決定的,要進行綜合考慮后方能確定。
注冊資金認繳制
那么確定注冊資金,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1、考慮未來面對的客戶及經營特點。
有些公司面對的客戶可能是大企業或政府,這種情況下通常大企業或政府采購都需要公開招標,一般會要求投標單位的注冊資本不少于某個標準,如不低于100萬元、1000萬等,那么這類的企業設立時就要將注冊資本提高到這個門檻以上。經常看到此類企業注冊資本設為101萬、1001萬等。而有些企業的客戶更多的是面對個人、散戶和中小企業,這時注冊資本對于經營顯得就不那么重要了!
2、創業股東的風險承擔能力。
提到風險承擔,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公司名稱中常見的“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又稱“有限清償責任”是指公司在商業經營時,股東僅以自己投入的資金金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資不抵債的,其多余部分自然免除。
比如一家注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A占70%股權,出資70萬。后來公司經營不善,欠了1000萬的外債,那么A最多只需要承擔70萬的債務責任,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沒有關系了。但如果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A依舊占70%股權,那A就得出資700萬,承擔的責任也是700萬。
3、考慮行業需求和政府部門前置、后置審批規定。
有些行業(如房地產業)需要前期投資較大或者經營過程中現金流較大的,那么注冊資本要相對多一些,反之,注冊資本就可以少一些。
如果所從事的行業有政府部門規定的前置、后置審批,一定要注意注冊資本的金額大小要符合審批要求,比如你要做全國性的SP(比如短信代理),注冊資本就要求1000萬以上。
因此,公司注冊資本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經營者要結合自身的資金實力,所處的行業要求及經營特點,進行慎重選擇,一定要具體分析,量力而行!
西安注冊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