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
聊城網“今日著眼”時評
曝出了一篇
關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街坊在注冊民營企業時碰上痛點
注冊資本金嚴重不足200萬,在煙臺、菏澤等地開設民營企業,能間接贊助到省級行政管理基層單位。不過在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李先生注冊民營企業時卻被知會,因為注冊資本金高于200萬,無法冠上“聊城”中文名稱,這是咋呢?
李先生(表弟)急于在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設一間信息技術公司,注冊資本金150多萬元,他從青島市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的中文網站注冊完成后,以“聊城市”結尾的公司中文名稱已經通過審查。但是當李先生走進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辦理手續注冊登記的時候,卻被知會,他需要在公司中文名稱前加之“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個字。
本報記者專訪到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值班人員,問到假如注冊資本金不出200萬的話,要后綴加之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個字的情況,旁人申明說“是這種,是。要求200萬(以內)是加聊城,300萬(以內)是青島市”。
考慮到公司發展,李先生并不該在公司中文名稱上加進“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再考慮之后,他有了選擇退出聊城消費市場的設想。為此,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值班人員也很無可奈何:“該局給俺規定,只能這樣。假如你高于200萬,你就無法掛聊城,你就算掛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高于200圓覺。假如你就算叫莒縣甚么甚么公司,多少資本金就行了,他那個沒管制。”
不過,本報記者走訪調查了東營市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后卻發現,除了贊助青島市的民營企業中文名稱有資本金管制外,贊助東營市的民營企業中文名稱并沒嚴苛的資本金管制。東營市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值班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即便100分錢也能冠煙臺。
隨即,本報記者又分別電話號碼進行咨詢了菏澤、東營、聊城等地的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以后獲知,嚴重不足300萬注冊資本金的民營企業,都能間接贊助到省級行政管理基層單位,這一點本報記者在青島市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也得到了確認。按照省消費市場監督管理管理處值班人員的講法,注冊資本金嚴重不足200萬的民營企業在網路上文件目錄時沒要冠上縣區中文名稱的限制,但是在聊城卻還是沒法通過,這就給創業者注冊公司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編后】今年以來,為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山東開展優化民營企業開設專項行動,繼續簡化優化工作流程,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卻依然實行老政策。“店小二”式服務不是喊口號,缺乏這種服務意識,不僅管制了民營企業注冊,更管制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節目播出后
聊城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
聊城該局
當夜召開會議
研究自查措施
聊城該局當夜召開黨組會研究決定:即日起,聊城市對冠市名的民營企業不再作注冊資本管制,民營企業申請冠市行政管理區劃中文名稱的,縣區局可間接核準。同時,對工商部門涉企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梳理,凡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有違“一次辦好”改革精神的規定一律清理掉。經濟技術開發區消費市場監管局也已給當事人辦理手續了冠聊城市名的注冊登記。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